• Home
  • Travel
  • Life Style
    • Category
    • Category
    • Category
  • About
  • Contact
  • Download
技術提供:Blogger.

網頁

  • 首頁
  • 兒童教養金句
  • 名人銘言

著作人

  • Unknown
  • 東森全球--東森阿姐




請拜訪我的網站:官網、影音平台 (Youtube)

信箱: ceo@woodpecker7.com Tel : 0953195019

兒童學習網

啄木鳥文創學園 升學資訊王 :: 痞客邦 PIXNET ::

載入中...

兒童數位學習網

facebook google twitter tumblr instagram linkedin

芬蘭發動課程改革 培養孩子7種「橫向能力」

2014年12月,芬蘭完成7至16歲義務教育的全國核心課程改革規劃,將用未來一年半的時間,交付地方教育主管機構研究,根據這份核心課綱,自主、創意發展新課程。新課綱將在2016年秋天實施,芬蘭教育委員會課綱發展主任哈樂寧(Irmeli Halinen)形容,新課綱是一種結合能力導向與主題導向的教學及學習新模式。
新課綱總目標,是培養孩子的橫向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
橫向能力由7種能力組成:
1、思考與學習的能力
2、文化識讀、互動與表述能力
3、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
4、多元識讀(multi-literacy)
5、數位能力
6、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
7、參與、影響,並為可持續的未來負責

這7種能力涵蓋知識、技能、價值、態度,也包含能在不同情境使用這些技能的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新課綱的目標,還包含孩子使用這些能力時,願意遵守倫理規範。
芬蘭教育委員會指出,新課綱強調教室內的協作練習,學生可同時和幾個老師一起練習。學生在學習數學、歷史、藝術、音樂與其他傳統科目之外,每年至少要參加一項主題式(phenomenon-based)的跨科學習,學生甚至能參與規劃自己的學習進度。

從芬蘭新課綱改革可以看出,芬蘭教育者著眼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現實感」、「未來感」與「責任感」,這或許正是台灣教育改革最缺乏的「三感」。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老師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新課綱

全球教育典範芬蘭,最近完成了有史以來調整最劇烈的新課綱規劃。新課綱總目標,是培養孩子的7種橫向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這7種能力是什麼?

台灣高中課綱微調爭議不斷,芬蘭又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台灣高中課綱微調爭議愈演愈烈,部分縣市拒絕使用新版教科書,北中南高中生更串連起來,反對即將上路的新課綱。
我國最高峰是玉山還是喜馬拉雅山?該用「日本統治」還是「日本殖民統治」?要說「接收台灣」還是「光復台灣」?爭議焦點,都在如何看待、解讀過去。
全球教育典範芬蘭,最近也完成了有史以來調整最劇烈的新課綱規劃。改革重點,在於如何面對未來。
為什麼要進行大幅度課程改革?負責改革規劃的芬蘭教育委員會(Finnish National Board of Education)解釋,世界環境變動太快,學校應該教孩子未來生活所需,而不是提高考試分數所需。此次基礎教育核心課程設計的重心,就是提升下一代面對二十一世紀挑戰的能力。
能力(competence)指的是什麼?2006年,歐洲議會與歐盟理事會下了一個定義:「結合當下情境適用的知識、技能與態度」(a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attitudes appropriate to the context)。歐盟當時提出八大需終身學習的核心能力:母語溝通能力;外語溝通能力;數學、科學與科技基礎能力;數位能力;學習能力;社會與公民能力;創業精神;文化自覺與表達能力。
芬蘭想得更遠。
在國家教育委員會主導下,結合教育專家、地方教育主管、學校校長、教師與其他利害相關者集思廣益,討論「全球發生了哪些改變?需要哪些能力因應?目前學校教育缺少什麼?」最後歸納出芬蘭孩子適應二十一世紀所需的技能與競爭力。
2014年12月,芬蘭完成7至16歲義務教育的全國核心課程改革規劃,將用未來一年半的時間,交付地方教育主管機構研究,根據這份核心課綱,自主、創意發展新課程。新課綱將在2016年秋天實施,芬蘭教育委員會課綱發展主任哈樂寧(Irmeli Halinen)形容,新課綱是一種結合能力導向與主題導向的教學及學習新模式。

新課綱總目標,是培養孩子的橫向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橫向能力由7種能力組成:

1、思考與學習的能力
2、文化識讀、互動與表述能力
3、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
4、多元識讀(multi-literacy)
5、數位能力
6、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
7、參與、影響,並為可持續的未來負責
這7種能力涵蓋知識、技能、價值、態度,也包含能在不同情境使用這些技能的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新課綱的目標,還包含孩子使用這些能力時,願意遵守倫理規範。
芬蘭教育委員會指出,新課綱強調教室內的協作練習,學生可同時和幾個老師一起練習。學生在學習數學、歷史、藝術、音樂與其他傳統科目之外,每年至少要參加一項主題式(phenomenon-based)的跨科學習,學生甚至能參與規劃自己的學習進度。

從芬蘭新課綱改革可以看出,芬蘭教育者著眼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現實感」、「未來感」與「責任感」,這或許正是台灣教育改革最缺乏的「三感」。

台灣的窮人真的唸不起台清交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洪蘭老師&蔡穎卿談家庭是孩子最初的老師


 家是孩子的避風港,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要了解孩子今天發生什麼事,
如何解決問題,都將影響孩子未來面對人,與處理事情的態度。

每天只問孩子 4 句話,改變 孩子的一生!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About me

About Me


Aenean sollicitudin, lorem quis bibendum auctor, nisi elit consequat ipsum, nec sagittis sem nibh id elit. Duis sed odio sit amet nibh vulputate.

Follow Us

Labels

好書分享 兒童健康小撇步 兒童教養 兒童學習 兒童學習新聞 教育心得 影音分享 勵志故事

recent posts

Blog Archive

  • ▼  2015 (28)
    • ►  十二月 (1)
    • ►  十一月 (3)
    • ►  十月 (1)
    • ►  九月 (2)
    • ►  八月 (3)
    • ▼  七月 (3)
      • 芬蘭教改
      • 從芬蘭教育看新課綱
      • 家庭是孩子最初的老師
    • ►  六月 (2)
    • ►  五月 (5)
    • ►  四月 (2)
    • ►  三月 (4)
    • ►  一月 (2)
  • ►  2014 (9)
    • ►  十二月 (1)
    • ►  十月 (1)
    • ►  二月 (7)
  • ►  2013 (42)
    • ►  十二月 (2)
    • ►  十一月 (3)
    • ►  九月 (1)
    • ►  八月 (3)
    • ►  七月 (4)
    • ►  六月 (5)
    • ►  五月 (10)
    • ►  四月 (8)
    • ►  三月 (2)
    • ►  一月 (4)
  • ►  2012 (65)
    • ►  十二月 (16)
    • ►  十一月 (4)
    • ►  十月 (6)
    • ►  九月 (1)
    • ►  八月 (3)
    • ►  七月 (2)
    • ►  六月 (5)
    • ►  四月 (11)
    • ►  三月 (8)
    • ►  二月 (9)
FOLLOW ME @INSTAGRAM

Created with by BeautyTemplates |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