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Travel
  • Life Style
    • Category
    • Category
    • Category
  • About
  • Contact
  • Download
技術提供:Blogger.

網頁

  • 首頁
  • 兒童教養金句
  • 名人銘言

著作人

  • Unknown
  • 東森全球--東森阿姐




請拜訪我的網站:官網、影音平台 (Youtube)

信箱: ceo@woodpecker7.com Tel : 0953195019

兒童學習網

啄木鳥文創學園 升學資訊王 :: 痞客邦 PIXNET ::

載入中...

兒童數位學習網

facebook google twitter tumblr instagram linkedin
兒子背上書包上學了,身為家長,我們也背起了更多的責任,
心也隨之不輕鬆起來,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
早上催促他起床,幫他整理書包,晚上陪他讀書,檢查作業,輔導功課。
為他忙前顧後,然而孩子卻不領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績並沒有太大的起色,
自己反而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績與自己付出的勞動不能成正比
究其原因,我認為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

由於父母太勤勞,反而養成了孩子的惰性;
由於太關注他的課業,子反而變得沒有責任感和自覺性,
學習目標不明確,以為是為大人學的,對大人產生依賴性。
長此以往,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而好的習慣是保證優秀成績的關鍵,
是支付將來成材的前提,是培養健全、獨立人格的保證。
看著這麼多父母為「小皇帝」、「小公主」們鞠躬盡瘁,

我卻反其道而行之,怎麼說呢?
因為勤與懶是互相牽製、相輔相成的,所以大人勤了,孩子就懶了;
大人懶了,孩子就勤了

1懶於接送:自己走路去上學
雖然很多孩子上下學都是由父母接送的,
雖然他爸剛開學時送過他幾次,但我從不接送,
因為兒子從家到學校最多只有1公里的路程,
只需穿過一條馬路,來往的車輛也不多。
在為他講解安全知識後,我就要他自己走路。
有一天他晚睡,隔天起床遲了,要我騎車送,
我故意說:
「我自己上班也要遲到了,沒辦法送你去。」
他氣得一邊跺腳一邊小跑步去學校,結果因為遲到被罰掃地。
我知道他最怕老師罰了,所以只有讓他遲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訓,
改正晚睡的毛病。
果然,他以後總是一到晚上8點半就上床,準時睡覺,保證第二天早起。
如果那次真的送他去學校,恐怕良好的作息習慣難以形成

2.懶於陪讀:獨立完成自己的功課
我只提醒兒子什麼時間該做功課,做完了向我報告一聲。
遇到要檢查的作業,我一律叫他自己檢查,我只負責簽字。
他不高興的說:「別人的媽媽都會幫忙檢查,妳怎麼這麼懶?」
我對他講道理:「不是媽媽懶,你想,如果我幫你檢查了,你還會檢查嗎?
考試的時候錯了,誰幫你檢查?
平時出小錯,考試出大錯啊。」
並且告訴他學習是自己的事,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我叫他自己動腦筋;
實在不會做的話,就告訴他該到哪裡去查資料。
如果某個字詞不知道意思,他為了省事來問我,
我會叫他自己查字典,為了完成作業,他不得不一個筆劃一個筆劃的查。
事後,我思考他不愛查字典的原因,原來是對部首查字典不夠熟練,
往往查一個字要費老半天,要查的生字多了,別說孩子,大人也覺得枯燥。
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賽,列出生字,看誰查得快,
我故意輸給他,贏了的他興趣盎然。
玩了幾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認為是麻煩事了。
現在,他還主動幫同學查字典呢。

心得:
在輔導孩子的學習上,不要太勤於指導,而要學會發現哪些是孩子能做的
和有助於獨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哪些是他能力達不到而需要幫助的。

3.懶於嘮叨:多做少說,培養自覺性
有的父母為督促孩子學習,一天到晚像麻雀一樣嘮叨個沒完沒了,
殊不知,重複的話聽多了,孩子的耳朵也會長繭的,他反而不當回事。
一次週末,他打電動打了很久,功課也沒做,我問:
「你準備打到幾點?」他看看時間:「再10分鐘。」
我:「好,說話算話。」10分鐘過去了,我回來一看,
他還在打,我忍著怒氣平靜的說:「你平常不是說,說話要算話嗎?」
他不好意思了,帶著歉意一笑,馬上關掉電腦。
在此之前,

因為我對他說明過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道理,所以這次他才能坦然接受。
試想,如果我立刻火冒三丈,一陣嘮叨:
「別打了,還不趕快做功課去,這樣打下去,
成績怎麼會好?以後考不上大學...」等,恐怕他口服心不服,
寫功課時還會「身在曹營心在漢」。
以後他打電動時,我要他自己規定時間,時間一到,必須馬上關機。
剛開始,他還要我監督,以後我偷偷觀察,發現他有自覺,時間一到就不打了。
都說打電動不好,但只要把握的好,可以化不利為有利。
孩子從中學會了控製自己、克制慾望,培養了控製力、忍耐力、意志力等,
而這些正是重要的學習品質。

心得:
勤教育不見得有效,要看在什麼方面勤。
如果只是嘮叨、大講道理,反而效果不佳;
如果勤於尋找方法和對策,並能有效實施才是值得借鑒的。

4.懶於動手:不包辦,培養獨立性
凡是兒子力所能及的事,我都不幫忙。
例如他的房間亂的時候,我就提醒他該收拾整理了,
自己卻在一旁樂得看他整理。
孩子上自然課經常要回家準備各種材料,我叫他自己準備,
要買什麼給他錢讓他自己去店鋪買,以鍛煉和人打交道的能力;
要收集標本,我帶他去郊外,看著他自己動手。
剛開學,老師要求給新課本包上書套,他不會包,我叫他跟我學怎麼包。
第一個書套包好後,我便放手叫他自己包,
他嫌麻煩,露出不耐煩的神色,我不理睬,
只顧在旁邊「比手劃腳」的指導一番,看我如君子般「動口不動手」,
他不得不耐著性子包。
如果我為了圖快省事,幫他包完,那麼他永遠也包不出第二個更好的書套。
心得:
勤於幫孩子做事,甚至包辦,孩子就會養成依賴心和被動性,
責任心也無從培養,因此要讓孩子自己動手。
由於我的種種「懶」,促成了他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學習上,改掉了粗枝大葉、丟三拉四的毛病,遇到困難,能獨立思考鑽研,
主動尋求解決辦法;
生活上,獨立性強,樣樣能自理。
可見,父母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該狠心的時候要狠心,

該懶的時候不妨懶,把操心和關注默默的放在心裡。

文章來自網路文章,如有侵權請來涵立刪

兒童教養三步曲

Share
Tweet
Pin
Share
No 意見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About me

About Me


Aenean sollicitudin, lorem quis bibendum auctor, nisi elit consequat ipsum, nec sagittis sem nibh id elit. Duis sed odio sit amet nibh vulputate.

Follow Us

Labels

好書分享 兒童健康小撇步 兒童教養 兒童學習 兒童學習新聞 教育心得 影音分享 勵志故事

recent posts

Blog Archive

  • ▼  2015 (28)
    • ►  十二月 (1)
    • ►  十一月 (3)
    • ▼  十月 (1)
      • 父母在 這 4 點 上愈「懶」,孩子的 未來愈「成功」
    • ►  九月 (2)
    • ►  八月 (3)
    • ►  七月 (3)
    • ►  六月 (2)
    • ►  五月 (5)
    • ►  四月 (2)
    • ►  三月 (4)
    • ►  一月 (2)
  • ►  2014 (9)
    • ►  十二月 (1)
    • ►  十月 (1)
    • ►  二月 (7)
  • ►  2013 (42)
    • ►  十二月 (2)
    • ►  十一月 (3)
    • ►  九月 (1)
    • ►  八月 (3)
    • ►  七月 (4)
    • ►  六月 (5)
    • ►  五月 (10)
    • ►  四月 (8)
    • ►  三月 (2)
    • ►  一月 (4)
  • ►  2012 (65)
    • ►  十二月 (16)
    • ►  十一月 (4)
    • ►  十月 (6)
    • ►  九月 (1)
    • ►  八月 (3)
    • ►  七月 (2)
    • ►  六月 (5)
    • ►  四月 (11)
    • ►  三月 (8)
    • ►  二月 (9)
FOLLOW ME @INSTAGRAM

Created with by BeautyTemplates | Distributed by Gooyaabi Templates